赛事评论 Critics of JMPP CHINA

缺失

在沉寂中爆发的野性,带着酸涩的味道,伴随他走过一整个青年期。他从生活沉淀中汲取力量,聚焦生活底层和边缘人物,用自身特有的绘画语言记录着这个时代的症结。

《存在》200 × 250 cm 布面油画 2009

该作品获得2012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大奖

无常

——趋舍无常,谓之有趣

如果你对以前的他所知寥寥,那么现在的他也不会给你造成多大的冲击。闲聊中得知烟酒已经沦为他的前任缪斯,打开的话匣子一下子竟收不住了。他说2012年获约翰摩尔大奖之后的几年里是他成长飞速的几年,驻地、游历、巡展、教书等等,他觉得自己越来越喜欢与人沟通了。

陆续走过的这几年里,他创作无常,却品尝到旁人难以捉摸的趣味。他一直靠直觉创作,描绘一切他所看、所听、所想,描绘那些鲜活、可信的边缘人物,始终用一种强烈的、饱满的、刚健的语言把艺术从高屋建瓴拉到现实的境地。甚至深入到创作对象的生活中,与他们同吃同住。如果说最初的创作动机源于一个迷茫青年愤懑的宣泄,那么他后居而上的创作理念则主导了他后续的同系列作品创作。在他潜意识的绘画创作中,“缺失”带来的空白给了一位新加坡买家新的启发——“越看越有滋味”。他作品带来的超强艺术感染力,没有商业性绘画的俗气和媚气,有的是一种油画本身的韧性。

获奖之后,他的作品风格越发鲜明,用笔激情洒脱,不仅强调油画的书写性,而且创作题材继续深入拓展开来。纵观他的创作历程,创作的不完整性伴随他创作的始终,“无头人”成了他特有的符号。

无头

——作无头之人,个中滋味交由观众品

《上班族》150 x 200 cm 布面丙烯 2006

“无头人”系列是聂正杰在十几年陆续创作的一群没有头颅的人像。2006年和2007年分别创作了《上班族》和《在就业》,2009年所作《存在》一举夺得2012年的约翰莫尔当代绘画大赛的唯一大奖。就业问题也是当下大学生走出校门的第一道坎,而2006年正值他的毕业季,他在每一阶段的创作心态和所处时代密切相关。

不管是碌碌的上班族还是披星戴月的劳动者,他们头部的缺失带来了一种心灵上的缺失。这种缺失带有一种暗示,暗示着一种迷茫踌躇的生存状态。作品承载、包容着这个不容置疑的现实世界,展现着生命在困难无力的生活常态中的价值,以一种客观的态度、粗犷的语言,诉说生命情态的多样性,展现他直面现实的勇气。衔接个体的真实与时代的荒谬,用他特有的视角下的观察和体悟,深度凝视每一个苟延残喘的小人物。

《在就业》150 x 200 cm 布面丙烯 2007

谈及创作中他最有感触的一点,他认为创作要关注身边最真实的生命情态,关注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就成功了一半。而创作的灵感就是上天给的礼物,谁抢到就是谁的,看到了没有能力接住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此外,他十分看重作品与观众的互动,艺术不是高大到难以触及的奢侈品,它来自生活,润色每一个有心人的精神世界。他所作的“无头”更像是一个对于所有观众的发问,到底缺失的是什么,仅仅是头颅吗?

无尾

——艺术无边,创作无尾,

这是一场比马拉松还要持久的旅程

《求存》150 × 250 cm 布面丙烯 2016

《白夜行》150 x 250 cm 布面丙烯 2016

从他的近作中我们还是可以窥见“无头人”的身影和他在手法笔触上的新探索。2016年的《求存》、《白夜行》中透出生猛的笔法、厚重的色彩,颜料刮擦、飞溅的痕迹混着流淌的轨迹堆积出有力的肌理。作品如同电影情节中片段,在他痴迷的世界中没有美学虚伪做作的陈词滥调,也没有看似道行高深的可疑文化立场。我们看到的是,他在适合自己表达的特有语境中大胆、自信地摆弄着他熟悉的元素。2016所作《家有喜事》难掩他在色彩驾驭方面的娴熟,画面的整体喜气洋洋的气息也一定程度上映照出创作者本人的内心欢喜。他的笔法以学院与当代的巧妙结合跳脱出来,并且越来越有无拘无束的趋势,像他的新作《火盆》,恣意摇摆的不仅仅是火苗本身,还有潇洒的笔触和放纵的小情怀透过画布传递出来。在创作的完整性上他总结为对“度”的把握,像《藕》的创作,让人觉得再多加一笔颜色都是多余。

《家有喜事1》150 x 250 cm 布面丙烯 2016

《火盆》150 x 250 cm 布面丙烯 2016

谈及日后的创作,我惊喜于他的直率,他直言自己正处在抽象语言探索的瓶颈期。现阶段他所理解的抽象基于素材的反复提炼,重新思索自己的创作习惯,从创作角度培养抽象性的眼光。这种难以言说的眼光也是上天不时丢下的礼物,在耐心的等待的过程中也要沉静下来学习提高。十几年走过来,他发现自己热爱的路比马拉松还要长得多,但看他细数长流的态度不正是应了一句——千金难买爷愿意吗。

《藕》150 x 250 cm 布面丙烯 2016

随着聂正杰不断地深入研究,他的作品语言也出现了抽象性的端倪,这种语言将普通人的生存遭遇与疏离、孤独与喧嚣渲染地淋漓尽致,他的每幅画如同一帧定格的生活镜头,是玻璃幕墙后的你们看不到的真实存在。他的创作是情态的沉淀,是生命的礼物。

 

图 /  聂正杰

文 /  张俊林  刘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