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介绍 JURY

( 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摄影师:Kevin Davies

艾利森·卡茨,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现生活工作于英国伦敦。她的绘画实践涉及陶瓷,图像以及写作。画家通过一种营造氛围感的方式,将她从自身生活背景,个人经历以及集合图像中汲取的内容来创作出作品形式上的多样性。她经常用沙和米粒这种材质通过技术调整从而制造出光亮的,或哑光的,或有肌理效果的图像表面。卡茨的意象范畴从世俗跨越至不朽,有些反复出现的主题包括公鸡,猴子,鼻子侧面,人体体格以及她自己名字的字母都经常以放大或表现性扭曲的形式得见于其绘画作品中。概念化的抽象叙述巩固了作品中具象的以及可辨识的部分,以一种质疑和重新想象的姿态来审视画家的主观性。双关语和文字游戏也填满了卡茨作品中,凭借文字图像间的幽默结合转换,画家创造出了矛盾甚而荒诞的汇流。

卡茨曾分别于加拿大奥克维尔美术馆(2018),美国波士顿麻省理工视觉艺术中心(2018),德国柏林弗莱堡博物馆(2015)举办个展。她参与过的群展机构包括有利兹美术馆,波恩艺术协会,上海宝龙美术馆,华沙现代艺术博物馆(2019),泰特圣艾夫斯(2017),蛇形画廊(2016)以及南伦敦画廊(2014)。她本人首个个人专题著作将于2020年初由JRP出版社出版。


摄影师:Alison Goldfrapp

卡拉·图灵现工作生活于英国伦敦。她于1995年获得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艺术专业学士学位。毕业后,她自己经营过一家画廊,并与2003年重新投身于绘画创作之中。

图灵通常在生亚麻布上构建空间感与碎片化的造型。近期以来,她开始雇佣传统手工编织手艺人来绘制她自己早年的作品或摄影作品于画布上,然后她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绘制。

近期个展包括:

建造者,Corbett和Dempsey画廊,芝加哥,美国 (2019)
卡拉·图灵同名个展,Thomas Dane画廊,那不勒斯,意大利 (2019)
卡拉·图灵同名个展,Anthony Meier艺术中心,旧金山,美国(2018)
卡拉·图灵同名个展,Chisenhale画廊,伦敦,英国 (2014/2015)

作品曾被以下机构收藏:

泰特美术馆,伦敦,英国
英国艺术藏品理事会,英国
英国政府艺术藏品,英国
Albright-Knox艺术画廊,水牛城,美国


摄影师:Anna Gaskell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萨拉·莫里斯长期致力于创作抽象绘画以及拍摄电影,以此不断探索她称为“城市、社会和官僚政治的类型学”。其绘画采用绚丽、抽象的建筑形式,激发起观众的视觉识别感。无论是跨国公司的图形标识,还是城市交通系统的结构乃至地图标志,抑或是GPS技术以及城市居民的迁徙,这些元素都是莫里斯创作的灵感来源。莫里斯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看作是一个更广阔的自我演化系统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总是张开怀抱,欢迎一切解读、移动和变化。在她的创作实践中,每张画布、每部电影都是个索引,循着这条脉络确定一个坐标,指向一个规模宏大而又日新月异的视觉、社会和政治网络。莫里斯曾经说过,“我的电影拍摄从坐标开始,和绘画没什么两样。一连串特定的点,一连串特定的坐标:我想去的地方、情境和房间,以及我想认识的人。一切都如此清晰。直至诞生出一个开放的系统,自我运转。”

1957 年 11 月生于杭州。1984 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油画系,居住和工作于杭州。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OCAT 上海馆执行馆长。

1985、86 年组织参与“85 新空间”展览及“池社”活动。主要作品有《X?》系列、《30X30》、《水-辞海标准版》、《(卫)字 3 号》、《不确切的快感》、《遗言》、《阵风》、《碰撞的和声》等,其中《30X30》(1988)为中国最早的录像艺术作品。强调艺术对于现实生活的关照和干预,强调艺术语言的批判和自我批判性。主要从事以录像、文字、声音装置、机械装置、摄影为媒介的艺术创作。从事艺术教学工作三十余年,于 2003 年在中国美院建立新媒体系,开始了中国艺术院校中最早的新媒体艺术教育。

曾三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及里昂双年展、悉尼双年展、光州双年展、釜山双年展等重要国际展事;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术馆、比利时根特当代美术馆举办个展。

作品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阿布扎比古根海姆博物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纽约亚洲协会、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澳洲昆士兰美术馆、香港 M+、福冈亚洲美术馆、法国造型艺术委员会、民生美术馆(上海)、德国戴姆勒艺术收藏、法国 DSL 艺术收藏、香港 K11 艺术基金会、四方美术馆(中国南京)等国内外机构收藏。

获 AAC 年度艺术家大奖,CCAA 终身成就奖。

张晓刚作为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无疑把我们的观看方式变得复杂。他颠覆肤浅的等级划分,使我们注意到那些常常被忽视的事物。他向我们展示该如何使用绘画来解读我们的思想结构,以揭示我们周围平凡之物的内在真理。”

张晓刚,1958年生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那个动荡年代的特殊成长经历,让张晓刚在绘画中寻找自己与世界相处的方式。1977年,张晓刚考入了四川美术学院。在那里,张发现自己更多地被西方现代艺术的图书馆收藏所吸引,而不是课堂教学,并迅速将这些新思想带入他自己的作品中。

在理想主义的80年代,张晓刚积极参与中国的新思潮运动。但与此同时,他开始感到痛苦,现实与他的精神世界不同步。为了应对这种破裂,他创作了一系列作品,标志着他的核心艺术视角的开始:向内转,呈现通过个人折射的外部世界。

1992年,张晓刚第一次出国并在欧洲停留了3个月。在对大量地博物馆和画廊的观摩和深入思考之后,张开始在国家的历史和当代环境中去寻找新的艺术的可能性。正是在这种身份的觉醒中,奠定张晓刚个人风格的作品诞生了。这组被命名为“血缘—大家庭”的作品以中国最常见的合影照片为基础,在看似信息量极少的面无表情的半身肖像中,巧妙通过合影中的人物组合关系,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家庭关系、集体关系乃至社会权力结构。

1994年,他的作品开始受到国际上的关注,并开始参加了圣保罗双年展(获铜奖)威尼斯双年展等一系列国际艺术大展。在继“血缘-大家庭之后,张又基于中国巨变之下的诸多问题创作出“失忆与记忆”、“里和外”等系列作品,尝试在更为纯粹的绘画中寻求一种将碎片化的内心体验和外在现实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创作和大量的展览,“张一直在探索记忆如何转化我们的感情与历史,他审视这些变化如何编辑人类的关系网络,以及我们的童年如何坚持不懈地试图与当下和解。透过张晓刚的艺术创作,我们得以用全新的视角来观察我们存在于当下的种种事实”。